安徽数读国考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数读国考

2025国考“冰火两重天”背后的冷思考

安徽华图 | 2025-08-13 09:21

收藏

2025国考“冰火两重天”背后的冷思考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根据岗位数据统计,今年国考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现象:一边是竞争比高达上万的“超级热门岗”,另一边却有大量基层岗位“无人问津”,报考岗位结构失衡的背后,究竟存在着哪些原因?“火”:最热门岗位竞争比破万,考生为何扎堆?表1:2025年国考竞争最激烈的十大岗位

  根据2025国考数据,最“火热”的岗位是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招录1人,报名人数高达15678人,实际审核通过10665人,竞争比高达10665:1,最低进面分数线高达140分。除此之外,还有多个岗位竞争比在2000:1以上,这些岗位的共同特征包括:机关单位隶属度高、位于核心城市(如北京、浙江)、岗位要求低,无专业以及基层工作经验限制、工作环境体面、工作强度相对适中,晋升空间稳定。

  考生趋之若鹜的背后,其实正是对“发展潜力+稳定生活”的强烈追求。尤其是大城市岗位,不仅意味着资源集中,更兼具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等配套优势,自然成为“抢破头”的对象。“冰”:几十个岗位无人报考,考生为何集体避让?表2:2025年国考部分无人报考岗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国考中出现了157个“0报考”岗位。例如,北京铁路公安局、济南铁路公安局、新疆出入境边检总站等基层一线民警类岗位,部分招录数高达7人,但最终报名人数为0。这些岗位的共性同样明显:岗位分布偏远、条件艰苦,如边境检查站、基层派出所、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实行轮班制,生活节奏不规律、专业要求较窄或带有执法属性。尽管此类岗位在招录计划中占比不低,但由于“性价比”明显偏低,在高学历、高预期的新一代考生眼中,并不具备吸引力。冷思考:如何破除“热门扎堆、基层避让”的失衡状态?从考生角度,应理性评估自身定位。如果你是一名首次报考的应届生,或是希望稳步过渡的多战考生,真正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更看重起点的“体面”,还是更看重长远的“稳进”?是去卷爆的热门岗位当“梦想家”,还是去相对冷门的岗位做“实干家”?很多上岸者的真实经验告诉我们:先上岸,再选择,是更加务实的策略。

  破除“热门扎堆、基层避让”的失衡状态,不仅靠政策引导,也需要考生自我觉醒。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把脚步踩稳一点,那些看似“冷清”的岗位,也许正是你未来人生的“热土”。

  2025国考已成过去,2026的序幕即将开启。岗位选择,不仅关乎一场考试的成败,更关乎未来职业人生的起点。冷静分析数据,理性选择方向,才是“上岸”的真正秘诀。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