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注意的分类及品质
(一)注意的分类
类型 | 主要内容 | ||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 概念 | 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 | |
引起 条件 |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 (1)强烈的刺激;(2)新异的刺激; (3)变化的刺激;(4)活动的刺激; (5)起指示作用的刺激;(6)对比的刺激; | |
人的主观状态 | (1)需要和兴趣(直接兴趣); (2)情绪状态; (3)主体的知识经验 | ||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 概念 | 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 | |
维持 条件 |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间接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 ||
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 | 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地注意 |
(二)注意的品质
品质 | 主要内容 | |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范围 | 概念 |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
注意的稳定性 | 概念 | 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
注意分散 | 也叫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 |
注意起伏 | 也称注意的动摇,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 |
注意的分配 | 概念 | 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
注意的转移 | 概念 | 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