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综合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育综合知识

教师招聘教综必背主观题6

华图教师 | 2025-09-29 16:38

收藏

教师招聘教综必背主观题6

  1.结合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论述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参考答案】

  基本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

  (一)思想道德素养

  1.思想素养包括: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崇高的职业理想。

  2.政治素养包括: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

  3.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知识素养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主要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4.文化知识,指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5.政治理论修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三)能力素养

  1.基础能力素养

  (1)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

  (2)言语能力素养: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能力素养。

  2.职业能力素养

  (1)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

  (2)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

  (3)教育科研能力素养。

  (四)心理素养

  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

  (五)身体素养

  教师劳动除了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还是一种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

  【知识点】教育学原理*学生与教师*教师*教师的职业素养

  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参考答案】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认知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二者之间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产业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某一关键期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素质教育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前提条件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弱势群体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格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知识点】教育学原理*德育(章)*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