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事业单位

首页 > 问答 >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从事哪些兼职

安徽华图 | 2025-08-14 09:16

收藏

  事业单位人员从事兼职,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影响本职工作,不得与本职工作存在利益冲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1. 法律法规依据

  主要参考: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部分条款对事业单位参公人员也有参考意义)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兼职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各省、市及主管部门的补充规定

  核心规定:

  不得在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中兼任职务、领取报酬,除经批准的专业技术兼职外。

  不得从事影响履行本职工作的兼职活动

  经单位批准,可以在专业领域内兼职从事教学、科研、学术咨询等工作,但一般有时间和报酬限制。

  2. 允许的兼职类型(需报批或备案)

  以下兼职通常是政策允许的,但必须事先向单位申请并获得批准

  教学与培训

  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担任客座讲师、兼职教师。

  需与本专业相关,不得影响本职工作。

  科研与技术服务

  参与科研项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

  以技术顾问、专家组成员身份参与。

  学术组织任职

  在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担任理事、委员等。

  多为无报酬或象征性补贴。

  专业评审与咨询

  担任职称评审专家、项目评审专家、行业标准制定专家。

  著作与出版

  撰写书籍、发表论文、接受稿费。

  稿费属于合法劳务报酬,一般不视为违规兼职。

  3. 明确禁止的兼职类型

  以下情况一般属于违规,可能受到处分:

  在营利性企业担任股东、法人、董事、监事、高管等并领取报酬(部分地区连挂名都禁止)。

  从事与本职工作存在利益冲突的经营活动(如本单位采购业务的供应商、合作方等)。

  以个人名义承接有偿中介、代理、介绍业务。

  参与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商业活动。

  未经批准,在外单位长期任职或兼职。

  4. 兼职审批流程(一般情况)

  个人申请:写明兼职单位、兼职内容、时间安排、报酬情况等。

  部门审核:主管部门评估是否与本职冲突、是否影响工作。

  单位审批:人事部门、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签字。

  备案管理:部分地方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定期检查:有的单位会每年清理和检查兼职情况。

  5. 违规兼职的后果

  责令停止兼职,退还所得报酬。

  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总结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从事的兼职范围很窄,核心是:

  必须与本专业相关;

  必须经单位批准;

  不影响本职工作;

  不与本职利益冲突。

  常见合规兼职:

  受邀去高校或培训机构讲课;

  担任科研项目顾问;

  在学术组织任职;

  撰写出版专业书籍、论文获取稿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