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理论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备考资料 > 教育理论

2025年下半年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华图教师 | 2025-09-29 14:18

收藏

2025年下半年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道德发展阶段年龄段主要特点
自我中心阶段/ 无律阶段2—5岁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
权威阶段/他律阶段6—7岁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可逆阶段8—10岁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
公正阶段11—12岁倾向于公平;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评定标准
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主要看行为是否会受到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是否可以得到利益
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好孩子阶段)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否取悦他人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遵守法规与社会习俗,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一种社会契约,也是可以改变的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良心公正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依据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进行判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