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每日一练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63)

华图教育 | 2025-11-13 16:59

收藏

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63)

  (单选题)古籍修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无法接触到古籍,即使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很难提高实践能力。古籍修复虽然可以看作一门技艺,但需要文学、目录学乃至材料、化学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对文化水平要求较高。图书馆、博物馆等招聘单位对于古籍修复工作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通常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但是目前我国古籍修复专业的学历教育却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这就使得文博机构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具有一些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又无用武之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古籍修复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B.招聘古籍修复人才时应轻学历,重能力

  C.文博机构应为古籍修复人员提供实践机会

  D.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说明古籍修复实践性很强,然后通过转折引出古籍修复也需要多种学科背景知识,说明了单位招聘时学历要求很高。最后,文段再次通过“但是”进行转折,强调目前古籍修复专业教育存在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具有实操能力的人又无用武之地的问题。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重点为第二个“但是”后所论述的内容。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A项“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是第二个“但是”之前的内容,属于分说,非重点。B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C项对策不当,文段提到“具有一些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又无用武之地”,因此,解决“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并非“为古籍修复人员提供实践机会”。

  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